杜甫《奉赠韋左丞丈二十二韵》

分类:杜甫 | 标签: 杜甫  
2024-01-23 22:24 阅读(?)评论(0)

天寶六載747,明皇詔,求天下通一藝者。杜甫和許多士人預考,其中也有元結。但奸臣李林甫說野無遺賢。眾人都被閃了。

天寶七載748,杜甫三十七歲,困頓於長安,寫這首詩給尚書左丞韋濟,希得援手。實際也沒幫上。

這首詩是杜甫的名詩,我也很喜歡。雖然有寒相,但不酸,卻透出不屈的氣質。

韋杜歷來是走的比較近的長安望族,且韋濟又是前輩,喜杜甫詩,常常在衆僚前朗誦。所以杜甫就直抒胸襟,自謂下筆如有神。

尤其最後兩句,自己比擬為空中的野白鷗,清寒,但不受狎馴。

杜甫一生看到白鷗就寫詩,和白鷗有緣,也是精神寄託。


杜甫《奉赠韋左丞丈二十二韵》


纨袴不饿死, 儒冠多误身。

丈人試静聽, 賎子請具陳。

甫昔少年日, 早充觀國賓。

讀出破萬卷, 下筆如有神。

赋料扬雄敵, 诗看子建親。

李邕求識面, 王翰愿卜鄰。

自谓颇挺出, 立登要路津。

致君堯舜上, 再使風俗淳。

此意竟萧條, 行歌非隐淪。

骑驢十三载, 旅食京华春。

朝扣富儿门, 暮随肥马塵。

残杯与冷炙, 到處潜悲辛。

主上頃見徴, 歘然欲求伸。

青冥却垂翅, 蹭蹬無纵鳞。

甚愧丈人厚, 甚知丈人真。

每于百僚上, 猥诵佳句新。

竊效貢公喜, 难甘原憲貧。

焉能心怏怏? 只是走踆踆。

今欲東入海, 即将西去秦。

尚憐终南山, 回首清渭濱。

常擬報一饭, 况懷辭大臣。

白鸥没浩荡, 萬里谁能馴。 



守株庵鈔杜甫全集。

參王右軍顏魯公行書筆意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4-01-24 01:0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